新时代背景下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与调适研究
2024-07-11 10:12浏览数:39次
摘要:健康的心理是中职学生适应社会、实现个人目标的基础。因此,中职院校应基于绿色教育理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愉快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最终成为专业技能过硬、积极乐观的学生。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调适研究 引言: 随着中职中职生人数的日益增多,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强中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职院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中职中职生的心理特点,探索适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帮助中职生解决心理问题,助力中职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对中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论述。 一、中职生心理分析 中职生大部分处于未成年期,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在核心人格发展中存在自我同一感混乱时期。同时,在学业升学上也相对受挫败和迷茫困顿,成功体验较少,加之他们又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拔节孕穗期”,进入中职也都有各种不适应,厌学、自卑、懒散、不自律、言行文明习惯较我行我素不受管束,甚至自暴自弃以及容易受不良环境和网络信息的误导,需要正确地引导和栽培,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理想信念,存在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培育阳光心态,健全人格,使其成为社会有用的技能人才。中职生心理发展的优势:独立意识强,勇于表现自我。社会交往和兴趣较广泛。思维较活跃,与职业联系紧密。善于从专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职生心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混日子心理较重,缺乏成就动机。自卑心理较重,缺少自信心。依赖与渴望自立并存。情绪冲动,行事偏激,缺乏自控能力。心理闭锁与交往需求并存。了解中职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抓住解决问题的契机,及时对其心理、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和干预。 二、新时代背景下中职生心理现状 (一)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知不足 中职学生普遍认为专业技术课程是学习的主要课程,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太重要,很多心理问题自己可以解决,没必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很难像对待专业课一样,认真对待该门课程。这些都不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与个人心理的问题冲突 很多学生选择了就读中职学校,理由主要在于中考的失利、在初中阶段分数相对较低或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等。而在进入了中职学校以后,随着方法、学习方式等都出现了相当大的改变,对他们自己也造成了一定冲击,也因此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不合理 中职院校所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具有普适性,内容也多为理论性的内容。此外,有的教材所阐述的心理问题并不符合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当前遇到的心理问题。教师也缺乏课程创新,不能积极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或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个性化课程。这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新时代背景下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调适途径 (一)课程思政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育心特色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尤其突出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本这一特点,要求教师以学生身心问题为教学方法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以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情况和问题呈现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引入课程思政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日常观察、谈心、调查问卷,家长或教师反馈等渠道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认识水平和学习基础,对教学方法的要求和意见等进行多维度的学情分析,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社会现象和社会需求等,让问题设计激活学生思维、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依据和根源,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心”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德”相结合。 (二)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监管体系 第一,充实监管主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应该只接受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监管,还应接受来自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监督。应大力充实监管主体,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监管面,监管渠道应做到透明公开,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第二,细化监管工作。可以把监管工作具体化,明确监管内容。中职院校应该重视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工作的频率,以及学生对心理咨询教师的评价。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复杂的、问题不可预见的辅导疏通过程,并不能保证每一次的咨询都有明显的改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咨询过程中,对于学生随时会遇到的突发事件,心理咨询教师是不能预测到的,所以对于心理咨询教师的付出不能只看对学生的辅导结果,而要对各阶段的工作完成情况有所掌握,通过教师对咨询学生的情况记录、事后管理以及辅导次数等进行综合考查。第三,规范督导。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督导,不应是随机检查,而应采取学期检查的模式,将检查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相关联,督促教师真正面对每一堂课的教学,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中职院校也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使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更加认真、积极。第四,及时整改。在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督促教师及时整改,监督其按照整改措施执行,并检验整改效果。 (三)加强重视,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机制 在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中,大部分中职院校制订了基本的工作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但在运行落实上成效并不理想,部分中职院校管理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国家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中职院校必须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分管领导负责制,统筹心理健康中心、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和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修订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要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工作经费投入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把预约室、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和心理测评室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场所建设好,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心理健康的组织管理,可构建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二级院系的副书记为副组长,心理教育和咨询教师、学生心理委员为组员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和协调机制。以预防为目的的一对一或团体辅导,可关注重点人群。以心理异常学生的干预和监控为突破口,可预防恶性事件出现。 结束语: 绿色教育理念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基于中职学生心理现状、学生课程需求等进行课程建设,对保证中职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教师应做好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授课方式等方面的调整优化工作,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提升授课质量,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敏,连会斌.浅谈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策略[J].山西青年,2021,(10):197-198. [2]努尔比亚·艾合麦提.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索[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999-1000. [3]唐建军.积极心理学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J].知识文库,2021,(12):75-76. [4]汤骏程.中职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强化对策[J].启迪与智慧(中),2021,(05):60. [5]王丽霞.拓展训练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教师,2021,(14):5-6.
上一篇: 现代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模式中的应用与挑战
|